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深圳西涌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介绍
深圳西涌天文台
西涌天文台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西涌,占地297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天文建筑,气象建筑和综合建筑。西涌天文台是一项由政府投资建设,民生共享的民生工程。它是中国第一个将天文与气象,科学与业务相结合,现场观测和网络观测相结合的综合观测系统。观测设备主要包括60cm反射光学望远镜,太阳望远镜,傅立叶光谱仪,高性能小型望远镜,大气成分观测站,高精度太阳辐射流量监测仪等,已于2010年8月投入试运行。它于同年9月正式揭幕,标志着官方开幕。
西涌天文台的宗旨是探索宇宙的奥秘,为公民服务。自该站成立以来,它已通过媒体和网站发布了110次天文预报和科普活动报告,并组织了日偏食,土星冲日,月全食和天文摄影。展览等20多次大型观测科学活动,为594批市民提供了天文科学普及服务,其中西涌天文台接待了25.000名(平均每天20人)。5.21日食系列科普活动是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内涵,并已获得第八届中国(深圳)文化博览会组委会的认可。它被特别批准为文化博览会的特殊活动,这是在科学普及领域重大创新突破。
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立于1962年。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徒耶稣会于1872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和1900年成立的佘山天文台。目前共有213名员工,其中包括147名科学技术人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人员23名(包括研究级高级工程师),58名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中级科技人员36人。目前,在读博士生34名,硕士生75名,博士后7名,外国高级访问学者3名。
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学和地球动力学以及银河系和银河系天体物理学为主要发展方向,并拥有许多现代空间天文观测资料,例如超长基线干涉测量法(VLBI),卫星激光测距(SLR),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是世界上同时拥有这些技术的七个站之一。 主要设备包括:25米射电望远镜,1.56米光学望远镜,60厘米卫星激光测距仪,40厘米双筒望远镜,Reque 8100 GPS接收和氢原子钟。上海天文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是天文学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企业微信